10月17日,传媒学院的作品《推普脱贫 志愿青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青春·家国·梦——高校微视频大赛中”荣获优异表现奖。
2019年7月,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三下乡服务队的34名师生来到了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坪山乡长溪村,开展了以“推普脱贫”实践服务活动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与坪山乡结缘。3个月后,记录了传媒学院师生一行人在坪山乡开展实践服务活动的短片《推普脱贫 志愿青春》,在由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青春·家国·梦——高校微视频大赛中”荣获优异表现奖
我们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本次短片的指导老师吴林博和短片的导演——传媒学院16级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张力元,听他们讲述背后的故事。
在听到短片获奖后,吴林博老师十分开心,对张力元同学及整个暑期三下乡服务队的微电影组成员表示祝贺:“很开心咱们这帮同学的努力获得了更多人的鼓励与肯定,做片子是很辛苦的事情,在各位同学的记录下,使短片最后呈现出了我们传媒学院青年学子用热情服务地方文化的整体风貌。作为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的指导老师之一,我清楚地知道咱们整个团队的努力,并且很感激这一次的机遇。在这种青年志愿服务中,同学们不仅可以学习更多的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这个片子能获奖,是团队紧密合作与努力的结果。”张力元说到。提起整个拍摄的过程,他跟我们说了许多:“这注定是一场不一样的践不一样的旅途,从坐上大巴出发开始到抵达铜仁市石阡县坪山乡时所看见的满眼苍翠和山间之间的缥缈烟波。所有人做好了准备,这8天,不断创造和记录着属于我们的回忆。有一次我们团队在佛顶山景区进行素材拍摄时,突然下起了暴雨,夏日的暴雨是说来就来的,而且在山上衣服都淋湿了,其实很难继续取景了,但是大家没有放弃,当时我们就想,一定要把最好的素材给拍到。”

片子中就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农家的炊烟,远处传来的犬吠声,我们看见传媒学院三下乡服务队与村里的老人,老党员一起开展活动,感受精准扶贫给大家带来的幸福感。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语。”推普组成员在黑板上教学,底下的孩子们所展现出来的是对知识的渴望,是学习的认真。那一字一句所堆砌的是家长们的腼腆、是孩子们的笑容、是乡村教师们认真的笔记、是接下爱心包裹的一双双小手,是爱的桥梁。

“愈发了解历史,愈感叹今日之不易,愈发想亲吻这片热土。”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当紧紧攥着党旗的四个角重温着入党誓词时,内心又岂是波澜壮阔所能形容?我们青年更应该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就如萤火虫一般,照亮前行的道路。

张力元同学一共参加了三次“三下乡”的活动,也许我们看不到拍摄时的辛苦与剪辑时的劳累,但是最终的成果向我们证明了付出就有回报。采访中他说当我以“推普脱贫攻坚”实践队员的身份来到石阡,每一次张口发声,我都致力于传播标准的普通话,减轻石阡与外界交流的语言障碍;每一次拿起相机,我都致力于记录石阡的美好风貌,将石阡故事展现给大家。连续三年的三下乡经历让我相信,我可以让山里与外界的距离变得更短。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多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不断地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对国家充满热爱,对未来充满希望。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